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的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复校20年来,该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高度重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校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尤其是该校的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管理等学科在全国高校享有较高的声誉。
20年来,人大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从而使学校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渐趋合理;1978年复校时,全校设有15个系、2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而今已拥有26个系、13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7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5个硕士点、45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全国重点学科14个,4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遵循“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开发新兴和交叉学科,促进文理渗透”的原则,根据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起一批新专业,调整、撤销、改造一批旧专业;如今,全校的本科专业绝大部分属于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面的专业。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校始终坚持进行,至今课程总数已达2000多门,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已从“文革”前的170门发展到600多门,其中绝大多数课程都是适应学科发展情况开设的,为学科建设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更新,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内容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的转变。
在科学研究方面,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组织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取得了大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20年来,共取得成果4.7万多项,约占全国高校社科研究成果的七分之一。在今年全国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34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前列。一批成果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国家社科“九五”30个重大项目中,有3项由人大的专家主持。
学校的教材建设工作随着课程建设的需要和推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党的十四大以来,编写出版200多部新编教材,在全国高校引起较大反响。该校被推荐为全国高校使用的教材有470多种,不少教材的发行量超过100多万册,有的高达900多万册。人大出版社已成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出版中心。
如今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领域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有较强学术水平的学者、专家,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迅速成长,为学校跨世纪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20年来人大共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他们遍及世界各地,分布在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教育、文化、国防等各条战线,绝大部分人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